請下拉選擇功能
:::本中心氣候變遷組致力於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評估與調適研究、協助政府氣候變遷政策之研擬與推動;氣候變遷組屬跨領域任務編組,由各專業組支援推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策略研擬。
為因應國家相關政策推動所需的防災調適策略擬定,本研究採用本中心擔任計畫辦公室之科技部「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」所產製的最新氣候變遷推估資料,進行在防災領域的大數據分析與應用,例如災害風險地圖的更新應用。同時為呈現未來情境推估型 (Projective-Scenario) 災害可能的衝擊,本計畫除了氣候變遷因素外,同時進行環境變遷 (包含人、土地利用…等因素) 的極端災害衝擊模擬測試評估,並選取合適個案進行防災調適策略的擬定與調適路徑分析。
科技部:
氣候變遷調適工作已納入溫室氣候減量及管理法「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」推動減緩與調適之相關行動方案 (107-111 年);本中心為科技部幕僚,透過科技與本中心參與該行動方案之推動,將本計畫科技研發成果推廣至相關部會,並邀請相關單位參與本計畫之成果研討會,並進一步與相關單位尋求更進一步合作之可能。
經濟部水利署:
與水利署「因應氣候變遷之水環境衝擊與調適」 計畫透過雙方合作備忘錄(MOU) 密切進行技術交流、資料互通與實質合作;例如,氣候變遷資料應用、情境設定、流域災害模擬技術以及調適 策略擬定…等。
農委會水保局:
大規模崩塌在氣候變遷影響下,發生機率有增加的趨勢;除了影響水土資源以及生態保育,並進一步增加多元且複合型土砂災害的發生。關於氣候變遷的影響,大氣環境的分析與評估、未來颱風事件或極端降雨的趨勢,是探討相關課題的對策所必須掌握的要件;因此透過雙方合作備忘錄(MOU)密切進行技術交流、資料互通,以及包含氣候變遷資料應用、情境設定、集水區與土石流潛勢溪流災害模擬技術以及調適策略擬定…等的實質合作。
農委會農試所:
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民國93至106年農業損失調查資料,前三大主要農業損失類型依序為颱風、豪雨、低溫。透過雙方資料交換、應變期間訊息交換與應用,強化上述農業損失類型的災害預警以及災害損失評估之應用;109年度簽訂合作備忘錄,共享科技新知與合作成果。
臺北大學:
109年度與臺北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;並與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合作,進行環境變遷災害衝擊模組開發技術交流,以及極端災害衝擊模擬與分析。
本中心研發成果 (如氣候變遷衝擊研究、災害風險地圖) 在研發過程與後續推動落實應用,除上述部會外,另與相關部會之氣候變遷研究計畫 (如工業局、能源局、衛福部疾管署、內政部營建署、交通部運研所…等單位)之承辦單位或是委外執行團隊均有互動討論,將研究成果與發展方向互動交流。
將分六方向進行:
- 全流域災害衝擊方法與災損評估工具。
- 氣候變遷推估之災害風險地圖。
- 極端事件動力降尺度資料產製與災害應用評估。
- 推動科技部氣候變遷整合型計畫。
- 出版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、2017。
- 出版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評估報告。
- 出版臺灣氣候變遷關鍵指標圖集。
- 與農試所合作進行因應氣候變遷之水稻乾式直播調適個案。